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某一天,一个电量颇大的民营钢厂招标,几大国有电厂售电公司杀得头破血流。
另外部分地区存在多网并存,重复建设的现象,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将从更高层面上解决广西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东北地区,辽宁省属于第一个被批复的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该地区把电力体制改革和全面振兴东北国家战略规划结合,积极探索东北电力市场建设机制。
全国范围内仅有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华北地区的河北,以及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华中地区的江西,西部地区的西藏,以及华南地区的广东、福建尚未批复。截至目前,仅海南省尚未组建电力交易中心。华中区域除了江西省,其他各个省份均获得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批复,华中地区属于能源相对匮乏地区,在经济增速下滑,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部分地区则出现了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状况,用电水平偏低,用电成本过高已经是当地电力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后,各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纷纷挂牌成立。2016年,以电力交易中心为依托,我国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全国电力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奠定,为2017年电力市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电侧竞争形成的降价,为电力用户降低购电成本271亿元。2016年,依托两个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大规模跨区电力交易获得巨大突破。让整个行业期盼许久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提振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信心,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向这个朝阳产业,越来越多的示范项目揭开了神秘面纱,多种技术流派也落地生根,百花齐放香满园。
风电产业在2016年的这种布局,也契合了十三五规划的发展方向。2016年前九月,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就达到了1.39亿千瓦。没有风,光照不充足,风电、太阳能发电效率自然也会受影响。一年来,盘桓在火电行业周围的多是些悲催的消息。
加强西南水电基地外送通道规划论证,加快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建成投产金中至广西、滇西北至广东、四川水电外送、乌东德送电广东、广西等输电通道,开工建设白鹤滩水电站外送输电通道,积极推进金沙江上游等水电基地外送输电通道论证和建设。做好电网与电源发展合理衔接,完善水电市场消纳协调机制,按照全国电力统一优化配置原则,落实西南水电消纳市场,着力解决水电弃水问题。
上网电价下调、燃料成本上涨、利用小时数下降、超低排放改造形势紧迫多重压力叠加下,火电行业在2016年尝尽了酸甜苦辣。火电企业这一年中期盼的可能是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没太阳。在环保压力加大,风光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之时,水电承载着在我国能源转型中更大的使命。2016年,水电界另一痛点──西南小水电,也在这一年中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热议和思考。
十三五的第一年,火电行业走的有些步履蹒跚。三峡升船机进入试通航,成功攻克了又一世界级难题。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时间走过岁月,留下深深的印迹。
重压之下,火电行业依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阔步前行。全国上下,超低排放改造的脚步加快。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减速和刹车之后,火电行业终将回归理性的发展轨道。2016,发电行业在转型与提质中挺立于电力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潮头,攻坚克难,披荆斩棘。
配套建设水电基地外送通道。7座抽水蓄能电站获核准每一项成就的背后,是水电人开疆拓土、攻坚克难的艰苦付出。即便如此,发电行业仍用每一份的努力,赢得了收获,也赢得了赞叹。沉寂许久的海上风电再次开启了发展步伐,多家企业进军这一领域,让这个行业重新掀起波澜。新年伊始,我们特梳理这一年来发电行业的点点滴滴,以专家、企业领导者、基层员工和我们媒体人的不同视角,共同追随行业发展的脚步,一起细品这个行业一年来发展中的丰硕果实。此后,虽略有小幅下跌,但仍居于590元/吨以上的高位。
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四省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均达到百万千瓦以上。火电:冷中求健十多年前,一首叫做《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的民歌曾经火遍大江南北。
如何使水电资源有效利用,发挥应有价值?在《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已经列出了破题之策。新能源发电:蓄力前行如果说十二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那么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依然保持了这种惊艳于世界的发展势头。
2016年中,一些水电大省依然存在较大的弃水问题。不管这一数据是否准确,弃水已是不争的现实。
即便抢装潮还是周而复始的出现,即便补贴有所下调,但在领跑者计划、光伏扶贫、光伏+等多种新业态的强力推动下,光伏发电行业,终于走向了理性发展的快车道。但欣喜的是,《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转型升级、清洁有序等关键词给未来几年火电行业走向良性发展定下基调。发电行业正在转型中实现突围,用强劲的脚步走向未来。这年9月召开的德令哈光热大会,是光热产业走向重启之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而在光伏领域,分布式正成为引领光伏产业实现转型与提质的又一着力点。这是波澜壮阔、昂首发展的一年,电改脚步加快,能源转型势不可挡,发电行业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走得扎实而稳健。
而这个时候,不用靠天吃饭的火电企业就能开足马力,大发满发。重视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发展,将中东部和南方地区作为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风电持续规模化开发的重要增量市场。
雨水少,西南大江大河的来水自然不会很多。如何使火电产业重回健康发展轨道,各级政府祭出了多记重拳。
按照规划,要进一步转变水电发展思路,积极稳妥发展水电,科学有序开发大型水电,严格控制中小水电。我国水能资源总量、投产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与80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的长期合作关系,是推动世界水电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一年中,水电行业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极具突破力的。此外,灵活性改造也成为火电企业释放其潜能,有效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进我国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6年12月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前11月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当年前11月,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756小时,同比降低204小时。云南省曾一度传出全年弃水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
水电:捷报频传相比于火电行业的艰难境地,2016年水电行业的发展脚步是轻快而自如的。这是压力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发电利用小时走低,燃料成本上扬,弃水弃光等问题仍凸显。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已突破3亿千瓦和1万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20.9%和19.4%,水电工程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等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然而,在水电行业快速发展、高歌猛进之中,也并非完全畅行无阻。